從陽明國小音樂班到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音樂旅程
MetaDescription:黃昱棠,小號演奏家,現任四川交響樂團成員,從台灣音樂班起步,13歲赴美求學,畢業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。本集《醫藥大小事》深入訪談他的學習歷程、留學心得、職業演奏家的挑戰與堅持,並分享給想以音樂為職志的後輩們。
關鍵字:黃昱棠、小號演奏家、四川交響樂團、新英格蘭音樂學院、音樂留學、古典音樂推廣、職業演奏家
黃昱棠自小四歲起接觸音樂,從鋼琴、聲樂課到最後確立小號為主修樂器。小學二年級參加管樂班時,因嘴型適合小號而正式投入銅管樂器的世界。對他而言,音樂啟蒙不只是技巧的養成,更是耐心與專注力的培育。
13歲時,黃昱棠在小號老師的建議下前往美國就讀藝術學校,後續進入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完成四年學業。美國的音樂教育讓他體會到**「方法多元、結果一致」**的學習哲學,老師引導學生自行探索最佳答案,而非單一標準解法。雖然初期英語不流利,但在沉浸式環境中很快適應。
黃昱棠指出,美國的演奏方式相對自由,允許演奏者融入更多個人風格與創意;歐洲派則更注重傳統與規範。不同教育背景下培養出的音樂觀,會在演奏中呈現出細微而深刻的差異。
2019年,他正式考入四川交響樂團,成為全職小號演奏家。工作內容包括音樂季演出、商業演出以及巡演。與學生時期相比,職業舞台對錯誤的容忍度更低,壓力更大,但也讓他養成更高的專業穩定性。
在流行音樂與快節奏娛樂盛行的時代,古典音樂面臨受眾群縮小的挑戰。黃昱棠建議:
初學者可在放鬆的情境中接觸古典樂,如閱讀、品酒時作為背景音樂
參與結合舞蹈、視覺藝術等跨界合作的音樂會
選擇旋律親切、情感直接的曲目入門
透過樂曲導聆了解作曲家的創作背景
黃昱棠認為,堅持與熱愛是走上音樂職業道路的基石。然而,興趣與職業之間存在本質差異,一旦成為工作,需要面對市場、競爭與生計等現實條件。他提醒:
認清自己的能力與天賦,設定符合自身條件的目標
別盲目追隨潮流,找到真正熱愛的領域
家庭與資源支持在長期音樂學習中扮演重要角色
「過程大於結果,每次都有進步就是勝利。」
「興趣與職業是兩件事,轉換時心態必須完全不同。」
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。」
🎧 立即收聽本集完整訪談,感受小號演奏家的真實心聲與音樂人生!
👉 點我收聽 EP107|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story/cm98hp74f06hm01wad5uecxka
📢 喜歡節目內容,請按讚、留言、分享,並追蹤《醫藥大小事》Podcast 粉絲專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92391557190,支持更多精彩訪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