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診專科護理師的使命與堅持
MetaDescription:蘇誌培,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室專科護理師兼組長,18 年堅守急診第一線,從護理師到管理職,經歷 COVID-19 高壓挑戰,分享急診護理核心職能、管理哲學、心臟救命觀念與對年輕護理師的建議。
關鍵字:蘇誌培、急診專科護理師、彰化基督教醫院、急診護理、護理師管理、急診室工作、COVID-19 醫療挑戰、心臟救命術、心肌梗塞徵兆、護理職涯
蘇誌培高中時愛玩社團,成績不理想,意外考進長榮大學護理系。當時男生讀護理極少,他與同學一同報考,畢業後直接進入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室,一待就是 18 年。
他坦言自己個性喜歡多變與挑戰,急診的快節奏、情況多元,非常符合他的特質,也因此一路從護理師做到專科護理師,再到管理職組長,從未後悔選擇急診。
工作四.五年後,他考取國家專科護理師執照;六年前更獲主任賞識,接下急診組長一職。
COVID-19 爆發時,他每天面對瞬息萬變的政策,半夜接獲指令,隔天立即調整流程與動線,三年間在高壓中大幅成長。
他的管理哲學是八二法則:只要八成同仁認同,就推動政策;同時重視員工的家庭與生活平衡,因為「工作是一時的,生活才是永久的」。
蘇誌培認為,專科護理師是急診醫療團隊的**「橋樑角色」**:
協調與分配:連結醫師、護理師、檢查室、開刀房、加護病房等單位
專業評估:進行傷口評估、影像檢查判讀、心電圖與超音波操作
加速流程:確保病人在急診的每一步治療能順利銜接到下一步
沒有這個角色,病人治療可能卡在中間,延誤黃金時間。
作為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導員,他提醒民眾牢記三大警訊:
胸悶感強烈:像有石頭壓在胸口,呼吸困難
無故冒冷汗:不伴運動卻出現大量冷汗
肩膀或下巴麻木酸痛:伴隨胸悶出現時更需警覺
一旦出現,應立即前往急診,不要拖延。越早就醫,越能降低致命風險。
面對高壓工作,他靠運動(尤其是打籃球)紓壓,專注在當下,暫時拋開醫院的繁忙。
他鼓勵每個人找到讓自己能全心投入、暫時忘記壓力的活動,才能長久維持心理健康。
擁抱科技:AI、雲端資料庫、語音轉譯等工具將成為未來護理必備技能
保持初衷:永遠記住選擇護理時那份真誠與純粹
平衡生活與工作:長期職涯需要可持續的身心狀態
勇於嘗試不同角色:不斷挑戰,才能持續成長
「工作是一時的,生活才是永久的。」
「專科護理師是急診室的橋樑,連結上下游,確保病人順利走每一步。」
「不要忘記你最初的那份純真。」
🎧 收聽完整專訪,深入了解急診專科護理師的日常與挑戰!
👉 點我收聽 EP106|蘇誌培專訪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story/cm5w9jz5n001h010v7f1dct3i
📢 如果你喜歡本集內容,請留下五星評論、分享給朋友,並追蹤《醫藥大小事》Podcast 粉絲專頁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92391557190,支持更多第一線醫療人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