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g 13, 2025

EP96 大腸癌篩檢很重要,一定要遵循正規專業的治療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李克釗 教授: 治療沒有所謂最貴就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才正確

大腸直腸癌的預防

高雄長庚李克主任專訪|大腸直腸癌預防、精準醫療與微創手術全解析

大腸直腸癌盛行的原因

大腸癌多年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前列,原因包括:

  • 飲食西化:高油脂、低纖維

  • 生活習慣不佳:抽菸、喝酒、缺乏運動

  • 高風險族群:愛吃紅肉、油炸食物

  • 遺傳基因僅佔 5–10%,大多屬後天因素

  • 年齡因素:50 歲以上風險顯著上升

篩檢與早期發現的重要性

  • 國家政策:50–74 歲,每 2 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

  • 未來可能下修至 45 歲

  • 建議高風險族群每年篩檢一次

  • 自費做大腸鏡檢查更精確

早期發現大腸癌治癒率高,手術範圍小,存活率可大幅提升。

COVID-19 對大腸癌篩檢的影響

2021 年疫情高峰,大腸癌病例短暫退居第二名,主因是約有 1000 名患者延遲篩檢。李主任提醒,延誤檢查恐導致後續確診時已屬晚期,增加治療難度。

最新治療策略與精準醫療

早期(1–3期)

  • 手術切除為主

  • 必要時輔助化療

晚期(第4期)

  • 多科專業團隊(MDT)討論治療方案

  • 依腫瘤分布與可切除性決定先手術或先化療

  • 常見轉移部位:肝臟、肺臟、腹膜

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

  • RAS 基因檢測:判斷 EGFR 單株抗體是否有效

  • 免疫療法:僅適用 3–5% 特定基因型患者

  • 抗血管新生藥物:抑制腫瘤血管生成、延長病人存活

微創手術選擇

腹腔鏡手術

  • 費用約 6–10 萬元

  • 視野放大倍率有限

  • 價格親民、普及率高

達文西手術

  • 3D 立體視野、操作精細

  • 費用約 20–30 萬元

  • 適合需高精度手術的患者

選擇原則:沒有絕對最好的手術方式,重點是適合病人的病況與經濟狀況。

提升存活率的關鍵

  1. 精準醫療:針對基因特性選擇藥物

  2. 完整照護鏈:從診斷到安寧療護全程跟進

  3. 多科團隊合作:每週 MDT 會議制定最佳方案

李克主任給民眾的提醒

  • 定期篩檢可早期發現、降低死亡率

  • 保險規劃可減輕新藥與高階手術的經濟壓力

李克主任給年輕外科醫師的建議

  • 持續進修手術與藥物治療

  • 閱讀最新研究、參與國際會議

  • 與病患建立長期信任關係

List(快速摘要)

  • 飲食與生活習慣影響大腸癌風險

  • 年齡與遺傳為不可逆因子

  • 定期篩檢是預防關鍵

  • 精準醫療與基因檢測提升治療效果

  • 微創手術選擇依病人狀況決定

Call To Action(CTA)

想瞭解更多大腸直腸癌的預防與治療資訊?
立即關注 醫藥大小事 Podcast,獲取更多第一手醫療專訪與健康知識,讓你與家人遠離癌症威脅。
👉 點擊這裡收聽李克主任專訪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story/cm3eexorl000301wj70oc1uzc

Join as a member and enjoy exclusive benefits!
Jo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