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讀者們:
您是否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了瓶頸,感到迷茫或沮喪?醫藥大小事EP 108 特別邀請到一位擁有泡泡龍症(先天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)的藝術家——劉佩青小姐,她的生命故事充滿了勇氣、希望與突破。儘管身體面臨極大挑戰,她卻能不斷開創不同的人生可能。讓我們一同從她的經歷中,汲取跨越人生低谷的正向力量!
劉佩青小姐一出生就罹患罕見疾病「泡泡龍症」,全身黏膜脆弱,每天需要換藥,生活中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。醫生曾認為此病無藥可醫,但她的媽媽從未放棄,將她照顧成連國內外醫生都視為「醫學奇蹟」的個案。
這段特殊的成長經歷,讓佩青小姐擁有了獨特的人生智慧,對於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心態積極、不斷前進,她分享了以下寶貴的經驗:
擁抱情緒,但不過度沉溺:當情緒低落或難過時,允許自己好好哭一場,將負面情緒釋放出來。但要學會設定停損點,避免長時間沉浸在悲傷中,因為持續的負面情緒反而會讓身體狀況變差。
轉化視角,正向看待事件:將發生的每件事情視為「中性」,它不一定是好或壞,也不是非黑即白。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看待它,用幽默的態度面對,並從中盤點、學習、思考如何改變。相信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意義,能幫助你更快走向未來。
相信自己,找到「解藥」:無論遇到什麼困難,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,一定能找到問題的「解藥」。只有相信自己,才能帶自己走向更遠的未來。就像佩青小姐和她的媽媽,即使沒有藥物,也憑藉著對未來的信念,克服了許多嚴重的身體狀況。
勇敢嘗試,拓展潛能:不要害怕嘗試,多方探索才能更了解自己,並在各方面長出智慧。佩青小姐在還沒有流行「斜槓」時,就開始嘗試多種能力,從畫畫、鋼琴演奏、廣播製作人與主持人,到現在投身繪畫、手寫、自行演講等領域,不斷培養新的技能。
適時釋放訊息,尋求外部支援:當有需求時(如找工作、尋求合作),要主動將訊息釋放出去。當代社會更需要「團體戰」,多聽取他人的想法,會帶來不同的啟發和靈感,幫助你打破思維框架,走出盲點。佩青小姐也正積極尋找合作夥伴或藝術經紀人,讓自己能更專心創作。
不與他人比較,專注自我提升: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,無需與他人比較。重要的是發掘自己的潛力,並相信自己能做得比想像中更好。佩青小姐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,讓大家看見身心障礙者不只是資源使用者,也能是貢獻者,他們需要的是「機會」去表現。
感恩與回饋,成為他人的光:當自己的努力被看見並獲得幫助時,這份支持會成為持續成長的動力。佩青小姐希望藉由自身的經歷,照亮所有在角落努力的人,鼓勵大家多多給予身心障礙朋友機會。
持續反思與修正,不必追求完美:不要為尚未發生的事情過度焦慮,因為很多焦慮的事根本不會發生,而許多幸福卻是意想不到的。每天或每週檢視自己的目標與進度,即使是微小的修正,也能帶來進步。不必追求絕對的完美,只要覺得「好」就足夠了,這能減輕壓力,發揮更大潛能。
佩青小姐鼓勵所有讀者:「你們擁有我沒有的健康與靈活的四肢,所以你們能夠做的一定是比我更好的!不要放棄自己,因為有很多比你辛苦的人,他們也很努力生活。」
記住,當你遇到困難時,不要獨自面對。多聽聽別人的想法,相信自己會幸福。你的生活會有高潮也會有低潮,重要的是如何轉化,如何不放棄。
希望這份電子報能帶給您正向的啟發,助您跨越當前的瓶頸,開創更精彩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