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食健康指南
MetaDescription
營養師職涯、癌症病友營養照護、減重迷思破解、外食健康選擇與料理技巧一次看懂!聽營養師周亦秀分享從學習、實習到職場的完整經驗與專業建議,助你吃得健康又安心。
關鍵字
營養師、癌症營養、減重迷思、外食健康、健康料理、營養師職涯、周亦秀、飲食建議
周亦秀畢業於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,並擁有豐富的臨床、社區及團膳經驗。大學四年,她循序漸進學習了基礎生化、食物學、營養學原理,並在大四完成醫院實習,涵蓋三大領域:
團膳管理:短時間大量備餐與廚房人力協調
臨床營養:依病患病史、檢驗數據與飲食狀況規劃餐點
社區營養推廣:走入校園、社區,將營養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衛教
目前,她服務於台灣癌症基金會南部分會,專注於癌症病友的營養諮詢、營養品補助與健康料理課程。
周亦秀的日常工作包括:
為癌症病友提供一對一營養諮詢
釐清坊間飲食迷思(例如「癌症病人不能吃糖」的觀念)
規劃六週癌症營養課程,每週兩小時,結合料理實作與共食互動,讓病友在烹飪中獲得心理支持
她強調,癌症病友應確保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攝取,蔬果汁可作輔助,但不應取代正餐。治療期間若味覺改變、食慾下降,建議「有吃比沒吃好」,避免因過度限制飲食而喪失生活樂趣。
周亦秀指出,過度節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,反而更容易囤積脂肪。常見錯誤包括完全不吃澱粉或蛋白質不足。
正確減重原則:
攝取足夠蛋白質,維持肌肉量
適量澱粉(如白飯、全穀類、地瓜)避免低血糖與暴食
搭配運動,提升基礎代謝
避免加工食品與高油脂餐點,尤其是油炸、勾芡類
對於外食族,周亦秀提供簡單公式:每餐都有「飯、菜、肉」。
外食挑選技巧:
優先選擇圓形食物(原型食材)
避免油炸、裹粉、勾芡的烹調方式
蔬菜份量與飯量相等
湯品建議去油後再飲用,減少隱藏油脂攝取
在自媒體經營方面,周亦秀以**「營養師煮什麼」**為品牌,活躍於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。
她的短影音特色是:
步驟簡單、食材易取得
以電鍋料理為主,適合租屋族與忙碌上班族
拒絕冗長繁複的烹飪流程,降低觀眾下廚門檻
周亦秀給予未來想從事營養工作的學生三點建議:
確定動機:想當營養師的原因是什麼?
持續進修:取得糖尿病衛教師、腎臟病衛教師、運動營養師等專業證照
建立正確資訊判斷力:面對網路上的飲食爭議,能分辨真偽並提供正確建議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營養知識、健康料理技巧與飲食迷思破解,
📌 訂閱「醫藥大小事 Podcast」與「營養師煮什麼」,獲取最新健康資訊!
👉 點擊這裡收聽:[醫藥大小事 Podcast 官方連結]周亦秀的職涯故事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story/cltlm6rfy0xvn01xh6s3n57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