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g 14, 2025

EP75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父母親以開放的心態多與子女溝通與陪伴 高雄心之森心理治療所 所長 蔡佩玲臨床心理師: 臨床心理師見證個案一路的成長更是很好的生涯及職涯諮商的顧問

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

蔡佩林臨床心理師專訪:從醫院到心理治療所的專業旅程

在本集《醫藥大小事 Podcast》EP 75 中,主持人凱文藥師邀請 高雄心之森心理治療所所長蔡佩玲臨床心理師,深入探討她的職涯經歷、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方法、家長與孩子溝通的關鍵技巧,以及對心理健康產業未來的觀察。

從醫院到心理治療所:專業轉型與挑戰

蔡佩玲心理師早期在成功大學小兒部擔任研究助理與臨床心理師,接觸過早產兒、腦部疾病、發展遲緩等特殊兒童,累積了大量跨專業團隊合作經驗(包含小兒神經科醫師、職能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、護理師與個案管理師)。

她曾在屬立台中醫院與長庚醫院服務,分別體驗了節奏不同的工作模式:

  • 屬立醫院:工作步調較穩定

  • 長庚醫院:節奏快、壓力大、須兼顧教學與臨床

轉戰心理治療所後,從臨床專業角色轉變為經營者,需要思考營運策略、建立品牌形象、維繫專業合作關係,並透過演講與文章觸及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。

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核心觀點

常見問題

  • 情緒管理困難

  • 注意力不集中

  • 人際互動衝突

  • 高敏感特質的適應挑戰

治療方法

  1. 情緒管理訓練

    • 教導控制衝動行為

    • 建立「停下—思考—採取行動」的腦內策略路徑

  2. 人際互動技巧

    • 練習同理心與等待他人節奏

    • 學會解讀人際線索

  3. 家長參與與合作

    • 提供在家可執行的輔導策略

    • 避免情緒對立,降低親子衝突

特教資源中心的專業支援

蔡心理師也曾參與台南市與高雄市教育局的特殊教育資源中心,屬於 間接服務 模式:

  • 觀察學生行為

  • 與導師、家長、行政系統協調

  • 制定安全與情緒介入 SOP

  • 協助老師理解學生的特殊需求,避免誤解行為動機

校園講座與青少年互動

她在校園推廣心理健康教育,例如以 「戀愛與健康人際關係」 為題的青少年座談,透過活動與討論,讓學生理解:

  • 什麼是健康的交往關係

  • 如何表達喜好與界線

  • 避免成為「恐怖情人」或陷入不健康關係

與青少年子女溝通的家長策略

蔡心理師建議家長採取 開放態度與共同話題 原則:

  • 多傾聽孩子的分享

  • 主動學習孩子使用的社群平台(如 IG、VTuber 等)

  • 以「互相教學」的方式建立溝通橋樑

  • 避免一開始就從功課切入,以免引發壓力反感

AI 與心理治療的未來

雖然 AI 與心理健康應用程式日益普及,但蔡心理師認為 「人類的溫度與真實互動」 無法被取代。
她強調,心理治療的價值在於:

  • 與個案建立信任關係

  • 透過面對面交流與回饋,幫助個案整理經驗

  • 制定個人化的情緒與行為策略

25 年職涯的成就感

最令她感動的,是看到曾經輔導的孩子一路成長,從學齡前到進入社會,甚至在多年後回來分享近況與成就,證明早期的努力在他們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影響。

Call to Action

心理健康需要及早關注與專業協助。
📌 如果你的孩子在情緒、人際互動或適應上遇到困難,請尋求專業臨床心理師的幫助。
📞 立即聯絡高雄心之森心理治療所,或透過當地教育局、醫院心理治療科資源,讓孩子獲得適切支持。

Join as a member and enjoy exclusive benefits!
Join